因為我奶奶是個四川人,從小我就看著她辣椒配飯這樣吃。每到暑假去奶奶家混吃騙喝,冰箱裡常備的口水雞,更是一想到就饞的猛吞口水。前陣子,同事推薦了天府麵庄給我。我一去吃了口水雞,不得了,眼淚都快溢出來,完全是奶奶的那個椒麻味。當時就想介紹這間麵店給大家,但仔細想想,萬華有另一間也頗有名氣的宜賓燃麵,好像也該去吃一下才公平。所以兩家我都吃了,以下就是小的心得分享。
<<以下是天府麵庄>>
首先介紹的是天府麵庄,這間我同事說老闆娘在永和有開另一間叫天府家常菜也不錯。這間的燃麵很棒,花椒下的夠重,看起來簡單的麵但味道超足。但國父紀念館附近的這間麵店,店面超小位置又少,最好避開熱門時段。
紅油抄手吃起來普通,我只能說我心目中最愛的餛飩就是我爸包的了,外面的再好吃都只能列入普通。
但這盤口水雞千萬要點,一盤一百塊還幫你去骨,多實惠啊! 雖然整盤紅通通,說不辣是騙人的。但調味調的好,辣和麻之間很平衡,各種辛香料超涮嘴,而且辣的夠味又不會讓人辣到吃不下去。夏天吃這道超飆汗,體內濕氣都消了! 巧可超不愛麻的食物,但有一次我硬逼她來吃,她點了不辣的丸子湯麵什麼的,吃了以後完全無感。把特,她一吃到這道口水雞,讚不絕口地說好吃。我立刻問:[我奶奶坐在你隔壁,有感覺到嗎?] 因為當時還未到七月,所以她很放肆地說沒感覺。如果有近期去吃的捧友,請感受一下四川魂的加持~~~
口水雞的特寫,這道是拎杯的愛~~~~~
小廚櫃裡的小菜樣式不多,但茄子還不錯。
<<以下是宜賓燃麵>>
為求平衡報導,找了個週末,我逼巧可一起去萬華找到了宜賓燃麵。說實在的這間店地點不好找,離捷運站霹靂遠,而且最重要的是店裡沒冷氣。這種天氣不要說吃燃麵了,拎杯光坐進店裡就開始飆汗....
店裡客人很少,人氣遠落後於天府麵庄。燃麵端上來倒也是有模有樣,比起天府麵庄的燃麵,這裡的花生碎加的更多,整體調味深度更勝一疇。但失氣的是,這裡的燃麵花椒放的比較少,對於深愛把自己麻成裘莉嘴的本人深感少一味。
所以後來來這我都不點燃麵,改點普通的自製乾麵。這間的自製乾麵有點像是傻瓜乾麵,上桌的時候看起來只有清麵條,但醬料藏在麵底下。通常我還會點個麻辣嘴邊肉,把嘴邊肉的淋醬加個一匙到乾麵上,超搭!
如果說天府麵庄的王牌投手是口水雞,宜賓燃麵的強投就是剛剛提到的麻辣嘴邊肉。這間的小菜都有兩種選擇,可以做成麻辣和普通的。但大老遠來這吃,不把自己搞成裘莉就白來這趟了,當然要點麻辣系列的小菜啊! 雖然說是麻辣嘴邊肉,但不太辣,蔥啊花椒啊的香氣混著醬油麻油香,我都想配白飯了(可惜這裡沒賣白飯)。因為我是個無麻不歡的人,所以宜賓的麻辣嘴邊肉在我心目中的分數比燃麵高得多~
宜賓還有一道小菜,麻辣皮蛋,就是皮蛋淋上他家特調的醬汁。比起一般皮蛋豆腐的吃法多了點新意,巧可很愛,但我還是堅持我的麻辣嘴邊肉。
宜賓的第二主打我覺得是紅油抄手湯。宜賓整間店都超簡樸但不搭嘎的是紅油抄手用了個很假掰的大碗裝,有種偽法國料理的模樣。那個紅通通的湯,看起來很可怕但強烈建議一定要喝!!!!! 喝下去包你通體舒暢,一把熱氣從胃裡直燒到喉嚨,超爽快的! 我甚至考慮冬天包那個湯回去加點料,就變成獨享麻辣鍋~
兩間店都吃了之後,個人建議無麻不歡+想吃燃麵和口水雞,首推天府麵庄。但若只是稍微想吃點辣的或湊不到人吃麻辣鍋,宜賓燃麵也不錯。
天府麵庄
台北市光復南路290巷51號
中午1130 - 1400 /晚上1730 - 2100
宜賓燃麵
台北市萬華區西藏路1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