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發生一件事,讓我再度感受到「家庭背景的差異」。事情是這樣的…

某一天,我正在打電話回家的時候,剛好被巧可聽到。我打電話回家的固定台詞如下:「喂~ 春嬌喔,志明哥下班了嗎?」←以上很明顯地皆為化名,春嬌指的是我媽,志明哥指的是我爸~

講完電話以後,巧可隨口問:「好難得喔,你剛剛和朋友在講手機聊天喔?」

我回答:「沒有啊,我是打給我爸和我媽。」

巧可的臉瞬間變成驚恐的狀態:「你叫你爸和你媽的本名!!!!你沒叫他們『爸』、『媽』喔!!!!!!!!?」

↑ 巧可有必要那麼驚恐的臉嗎!!!! 又不是被皮卡丘電到!!!


因為我已經這樣叫了好幾年,所以對於直呼父母名諱早就習慣了。但我不瞭解的是,巧可幹麻反應那麼大;所以我就反問巧可:「幹麻那麼驚訝啊? 你叫你媽『阿嗯』才奇怪勒~」←『阿嗯』=伯母

巧可馬上回答:「那是因為算命的說我剋母,所以不能叫媽媽啊!」

熱心的我馬上建議:「那你下次也可以叫你媽的名字看看啊,感覺比『阿嗯』有親切感!」

巧可說:「這樣我媽應該會難過到一個月都睡不著覺!!!!!」←據說巧可小時候不會講國語的時期,日文中照樣混台語的『阿嗯』,真奇妙~

我舉出實際案例來安慰巧可:「哪有那麼嚴重~ 之前我朋友發現我都叫我爸媽本名以後,她覺得很妙,所以她也都叫她爸媽本名。結果她爸媽超開心勒,覺得好像和小孩變成朋友一樣,有被認同的感覺;所以你可以叫你媽名字試試看啦~」

但是要提醒看到這篇文章,想要回家跟父母拉近關係,有意想挑戰父母權威的朋友請小心。直呼父母名諱的後果非常兩極化,不是成功地討父母歡心就是. . .

一巴掌!!! ← 另一位朋友親身經歷的血淚實驗


啊總之拎杯很好奇,大家平常都怎麼稱呼自己的爸媽啊?

PS 我爸媽對於被小孩直呼名諱並無不爽,因為那些稱呼其實還滿常更換的。有時候我們也會故意復古一下叫他們「爹、娘」;甚至有一陣子春嬌(也就是我媽)本人,還要求我們用她的英文名字「Amy」叫她勒~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同場加映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以下兩款MSN大頭貼,歡迎大家印出來貼在辦公室或顯眼的地方隨時提醒自己~ 科科科


墮落的根源不可不慎啊!!!

arrow
arrow
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就醬&巧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5) 人氣()